↑艸祭Book inn大門(此圖來源為網路)
艸祭Book inn位在台南孔廟商圈, 對面就是孔廟,
附近還有吃不完的美食跟知名景點
前身為知名的艸祭二手書店, 後改建成青旅,
特色是將書架與床位空間融合在一起,
寓閱讀於休憩之間, 在台南算是相當有特色
空間分為前後棟
前棟共四層, 各層機能大致如下:
1F:閱讀區/接待櫃台/寄物室
2F:床位區
3F:床位區
4F:廚房/用餐區/露臺/洗衣房
後棟共五層
B1:書架+藝術空間
1F:閱讀區
2F:客房區/浴室
3F:女生床位區
4F:陽台/洗衣機/晾衣區
走進一樓空間, 發現前後棟是被打通的
兩者的一樓都被刻劃成閱讀區來使用
↑一樓閱讀區(前棟)
↑一樓閱讀區(前棟)
另備有飲水機/咖啡機/廁所,
幾乎可當成是在一般咖啡廳一樣地閱讀,
只是少了用餐與噪音
空間的佈置上仍保留許多台南的元素
同時嵌上藝術的插曲
後棟一樓閱讀區可說是汗牛充棟
↑一樓閱讀區(後棟)
整體佈置上充滿個性
↑一樓閱讀區(後棟)
↑一樓閱讀區(後棟)
↑地下一樓(後棟)
我訂的是女生床位, 從後棟的樓梯上三樓, 便是女生床位區
出入口要感應房卡, 上樓後要換拖鞋
床位區當然也放置了不少書籍
三樓女生床位區採無隔間設計,
一眼望去, 四周佈滿床位的格子,
約可容納30人
床位的底下是行李存放區, 採用密碼鎖
每個床位都附有拉簾
並配備衣架, 提袋, 毛巾, 插座, 檯燈, 耳塞
床位空間只有一張床大小,
不過採用彈簧床墊不馬虎
退房時, 需要把寢具拆卸下來, 以便工作人員換洗
特別要誇獎一下這個像早期農人在用的小提袋,
可用來放置盥洗衣物與用具, 方便拿到浴室使用
後棟二樓是浴室跟客房
艸祭除了提供單人床位, 也提供一般客房
進浴室後的左邊是廁所, 右邊是淋浴間, 中間是洗手台及化妝台
整體空間空敞, 通風, 明亮與乾淨
廁所細心地備有女生專用的衛生用品及酒精
洗手台備有洗手慕斯/卸妝乳/洗面慕絲
化妝台備有化妝水/乳液/化妝棉/棉花棒/吹風機
淋浴間備有歐萊德的洗髮精/潤髮乳/沐浴精/身體乳
吹風機不是掛牆式的, 非常好
淋浴間做了乾濕分離, 非常好,
不是採用花灑或固定式蓮蓬頭, 也非常好
以備品來說, 我給五顆星, 理由是店家為客人著想的那份細心及周到
其實很多日本旅館或浴場, 也都會很貼心提供這些備品, 但總是會少一樣;
尤其是在淋浴間放身體乳, 完全射中我的心
不過淋浴間的置物空間我覺得可以再改進,
考量到必須要放置浴/毛巾, 睡衣, 待洗衣物等,
可以再多設計幾個層架
(此組圖, 部分圖片來源為網路)
住宿供簡易早餐, 但必須要到前棟四樓用餐
因為床位區禁止飲食, 即使不吃早餐,
只要你要吃東西, 就必須到四樓去
而在抵達四樓前, 不可避免地會經過二, 三樓的床位區
每個床位都讓你一覽無遺
這裡主要的住宿對象應該是男生
應該沒有女生可以接受這種動線吧
↑前棟床位區
↑前棟床位區
四樓採光還不錯
整體氛圍很像在台南的老屋咖啡廳
↑四樓用餐區
↑四樓用餐區
前半部是座位區
後半部是廚房跟廁所
↑四樓用餐區, 自窗外望去, 最高的那棟即是台南美術館
某天下午我去對面外帶莉莉水果回來一邊吃, 一邊看書, 很是愜意
↑公用電腦
這個位置無論設計, 採光都很好, 是相當有人氣的位子;
往右邊走即為洗衣房, 採投幣式洗衣機, 一次40元
早餐時間, 會提供吐司, 麵包, 水果, 果醬
其他時間, 咖啡機一整天都可取用, 也有小餅乾可享用
廚具一應俱全, 想要自己動手做料理也沒問題
如果有東西要冰, 這裡跟後棟二樓, 都備有公用冰箱可使用
↑廚房
↑廚房
廚房設備現代新穎, 讓人很想一展身手XD
↑廚房
四樓最棒的空間就是這個戶外露臺
晚上打燈很有氣氛
感覺很適合拿來烤肉XD
白天則讓人心曠神怡
在這邊吃早餐讓人心情超好
↑蛋奶素早餐, 水果要自己切唷
艸祭的硬體設備很棒, 不過它沒有電梯,
每每出入, 動輒上下四樓乃是常事, 不適合老人, 小孩;
樓梯空間狹窄, 也不適合大件行李的旅人
軟體服務也很好,
這邊你唯一會遇到工作人員的時候,
就是check-in/out跟寄放行李
接待櫃台的應對很好,
不過他們的接待時間只到晚上九點,
如果超過時間就不能check-in了
我入住當天就碰到這個問題,
晚上還在外面跑行程,
跑到一半, 就接到櫃台的電話說,
他們要結束接待時間了
嚇得我立馬狂奔回艸祭
其實當天下午我已經去寄放行李了,
只是他們說還不能check-in, 所以我先去跑行程
我覺得, 可以有一個折衷的方式:
寄放行李的同時先給房卡, 但不先進房,
這樣晚上就可以直接回到床位休息了
但整體而言, 我還是蠻推薦這間住宿的
住宿期間, 遇到有旅人跟我說,
她因為住了一次, 實在太喜歡又帶了朋友來住
甚至我在友愛街旅館住宿期間,
也遇到旅人跟我大加讚揚艸祭有多棒呢
註:圖片來源若備註為網路, 代表我當下忘了拍照記錄; 但為了寫文章之便, 遂借用網路圖片